這段影片可以讓您了解「速度」的運用,您會知道為何每位大師的詮釋都不一樣?為何他們在興奮的時候加快了,在哀傷的時候變慢了,但聽起來卻一點都不奇怪!
此段影片以Pogorelich 為參考版本。
聽了那麼久的貝多芬奏鳴曲,第一次聽到Pogorelich 這樣的詮釋,確實非常驚愕的。
難怪他在參加蕭邦鋼琴大賽時,會有評審為他打抱不平憤而離席。
#彈性速度的運用其實跟情緒反應有很大的關係,它就像自然的物理原理。
如果您了解了這層關係,再去聽這樣特殊的版本,就不會覺得奇怪了,除非演奏者沒有處理好他的情緒跟音色的關係。
其實Pogorelich 每字每句都講的非常清楚,只是太痛了,不過這也變成他獨具風格的個人詮釋。